





犯太岁为什么要拜斗是一个广为人知且受到重视的传统习俗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太岁是一种神秘的力量,被认为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。那么,为什么要拜斗?特别是在天津的天后宫,太岁又如何拜祭呢?
太岁一词源自古代天文学,太岁是指每年的一柱神兽,被认为统管当年的吉凶祸福。犯太岁指的是生肖与太岁相冲,这被认为是一种不利的状况,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困扰和不幸。为了化解犯太岁带来的厄运,人们在农历年初一到十五的这段时间内进行拜斗仪式。
为什么要拜斗呢?拜斗的目的是为了向太岁致敬,寄托对太岁的敬畏之情,以期能辟除厄运,得到平安和顺遂。通过拜斗,人们认为可以获得太岁的庇佑,从而平安度过一整年。
天津的天后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道教宫庙,也是太岁拜斗的重要场所之一。在天津的民间传统中,每年都会有大批信众前来拜斗。拜斗的具体方式是先到天后宫做个合格祈福者身份的认证,然后将香烛供奉在太岁的神位前,磕三个头,最后祈求太岁除去一年的厄运。
拜斗在天津的传统中还有一个特色环节,那就是“太祖百日红”。根据传说,天津的太岁有一个特殊的传承,即天后宫太岁是太祖地方的太岁,而太祖是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。每年正月十六,也就是太祖的生日,天后宫会举办太祖百日红传统活动,参与者需要绕宫庙进行三圈,据信这样可以获得太祖的保佑,并将厄运驱散。
除了天津的天后宫,拜斗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的形式。比如,在一些地方,人们将红纸剪成鸡、鸭、鱼等动物的形状,贴在家门上,以祈求家人平安。在一些地区,人们还会将各种咒符挂在住宅门前或车辆上,以辟邪驱凶。
犯太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信仰,而拜斗作为化解犯太岁带来厄运的方式之一,具有长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无论在天津的天后宫还是其他地方,人们通过拜斗来寄托对太岁的敬畏之情,并期盼能够得到太岁的庇佑,平安度过一整年。这一习俗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心灵寄托和情感交流的方式,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符号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