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拜太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习俗,是为了祈求新年平安、吉祥富贵,促进个人运势更好。在中国的民间传统中,每年农历的除夕或初一,人们都会前往寺庙或道观,特别是龙华寺,向太岁菩萨膜拜。而拜太岁时说一些吉利话,是为了祈求顺遂安康,为新的一年开启一个好的开始。
太岁,泛指一年中的流年之神,有正太岁和副太岁之分。而在龙华寺拜太岁时,人们所祭拜的菩萨则是观世音菩萨。观世音菩萨被认为是慈悲之主,能化解灾难、保佑众生。为了更好地获得神明的保佑,我们不仅需要说出吉利的话语,还要正确地念出菩萨的名字。
对于拜太岁而言,其中一句最为常见也最能代表吉祥的话语是“年年有余”。这句话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谐音文化,意味着希望每年都能有余。在农耕社会里,收获的丰收是人们生活幸福的基础,所以年年有余成为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。
除了“年年有余”,还有许多可以说的吉利话,如“岁岁平安”、“事业步步高升”、“笑口常开”等等。这些吉利话代表着人们对新年更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。同时,拜太岁时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寓意和心愿选择适合的吉利话,比如若想事业发展顺利,可以说“事业如日中天”、“鸿运当头”,若想家庭幸福美满,可以说“家庭和睦”、“婚姻美满”。只要是带有祝福和美好寓意的话语,都可以成为拜太岁时的吉利话。
在龙华寺拜太岁时,要正确地念出菩萨的名字,以示尊重和虔诚。观世音菩萨的名字在汉字中是”Guān Shì Yīn”,中文读音是”关师音”。其中,“关”字的读音是”guān”,意为门户、关键;”师”字的读音是”shī”,意为教师、师傅;”音”字的读音是”yīn”,意为声音、音乐。所以,“观世音”字面意思可理解为“关键的教师之音”。
当我们在拜太岁时要念出菩萨的名字时,可以将拼音转化为汉字,并正确地发音。首先是发音”guān”,需要舌头抵住上颚,发出清晰的”g”音,紧接着用舌尖咬住下颚,发出”a”音,然后将声音往鼻子的方向挤压,发出”n”音,最后将舌头放平,持续发出”n”音。接下来是发音”shī”,需要舌头抵住上颚,用力咬住下颚的前端,发出清晰的”sh”音,紧接着舌尖从上颚滑到下颚,挤出一个清晰的”ī”音。最后是发音”yīn”,舌尖抵住上颚,从喉咙中发出一个带有鼻音的”y”音,然后用舌头咬住下颚的中部,发出清晰的”ī”音,最后舌尖抵住上颚的后部,发出清晰的”n”音。
拜太岁和正确念诵菩萨的名字是一个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,通过这样的祈福仪式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,还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祝福和福运。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,拜太岁时说出吉利话、正确念诵菩萨的名字,期待着神明的庇佑,带来幸运和美好!